其他
为益西卓嘎点赞!
不忘初心谋发展 强社富民助增收
——记全国十佳农民益西卓嘎
图为益西卓嘎获得的部分奖杯。
1974年益西卓嘎出生于山南市乃东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兄妹6人,她排行最小,因为家庭困难,她读完初中后,就辍学回家帮父母干活。1995年,在泽当城区打工的益西卓嘎与在工地干活的湖北小伙甘学东相识相爱。2001年,夫妻俩到湖北一家养殖企业打工,先进的设备、庞大的养殖规模,让益西卓嘎和甘学东深受感触,夫妻俩人边打工边学习规模化养殖技术和经验。打工期间,益西卓嘎每天认真工作,潜心学习,在空闲时间就学习钻研孵化、育雏、喂食、控制温度、疫病防控等知识。经过两年的学习后,益西卓嘎和甘学东已经学会了如何繁育雏鸡、配饲料、喂养、打疫苗等相关养鸡技术。2003年,益西卓嘎和丈夫了解到,山南的规模化养殖业刚刚起步,而且政府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很大,可以免费给养殖户提供鸡苗和饲料,甚至还有新建鸡舍补贴等。夫妻俩人商量后,一致决定带着学到的养殖技术回山南开办养殖场,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万事开头难。回到山南后,夫妻俩便开始选址建场,最终选在乃东区甲嘎农场。养殖场创办初期,她们的养殖场地仅有几平方米、只有200多只鸡。为了照看好这些鸡,夫妻俩更是在鸡场旁边的树林里搭帐篷居住,条件相当艰难。由于没有任何机械设备,配料、喂料、打扫鸡舍、消毒等所有的工作都要靠人力来完成,夫妻俩从早忙到晚。图为益西卓嘎组织员工学习养殖知识。
创业之初的艰辛只有益西卓嘎和甘学东自己清楚,而且养殖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也让她们备受打击。2004年8月,因为强降雨,江水上涨灌进了养殖场,鸡舍里全是水,部分鸡舍损毁,益西卓嘎和甘学东不顾危险抢救出数千只鸡。那年鸡肉价格跌得厉害,她们经受着天灾和市场的双重打击。“当时几乎血本不归。”益西卓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五味杂陈。洪水冲垮了鸡舍,但是冲不垮益西卓嘎的信心。靠着不服输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益西卓嘎到邻居家借钱,但是没有一家愿意借。益西卓嘎的小姨父听到她的遭遇后非常同情,拿出了五万元给益西卓嘎当周转资金,同时,乃东县政府了解到益西卓嘎的遭遇后也伸出了援手,协调当地的银行批了三万元贷款给益西卓嘎,而且还承诺免费提供鸡苗。有了亲戚借款和政府的贷款,益西卓嘎的创业信心再次燃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一年之后,经过益西卓嘎的不断摸索,他们在原来场地的基础上,扩建了一栋100多平方米的鸡舍,购买了3000多只鸡苗。益西卓嘎的养殖事业逐步发展壮大,她靠自己的勤劳和坚持,最终为自己开拓了一片天地。益西卓嘎说:“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与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亲切关怀和扶持鼓励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和合作社的员工与各位乡亲父老的支持密不可分。”腰包鼓了,日子红火了。益西卓嘎的养殖场让周围村民羡慕不已,很多村民都纷纷上门求教养殖致富经验。对此,益西卓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大家。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她还不定期去走访每个跟她学习养殖技术的村民。图为员工在包装鸡蛋。
吃水不忘挖井人。益西卓嘎心里明白,正因为有党的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才有她养殖业发展的今天。益西卓嘎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要牢记做人的根本、立业的根基,我要用自己学到的一切帮助群众,使他们也一起富起来,这样才不会辜负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和支持。”这些年来,在益西卓嘎的带领下,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在生产规模、经营品种、用工人数、技术含量等方面相比创业之初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1年底,贡桑养殖基地共计出栏鸡苗、成鸡、成鸭48.74万只,出产鲜鸡蛋370万枚,在山南范围内辐射带动农牧民家庭130余户,带动年养殖规模5000只以上的7户、10000只以上的2户。益西卓嘎对待工作诚恳、热情,对待员工耐心、暖心,更是致富不忘回馈社会,多年来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每当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周边乡村有特殊困难家庭时,她都会以企业负责人和党员的身份找机会上门慰问,许多接受过她帮扶的家庭都亲切的称呼她为“亲戚”。近三年来,她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庭12户,组织、参加公益慰问10余次,捐款捐物共计33万余元。图为益西卓嘎慰问泽当街道贫困家庭。
荣誉属于过去,发展成就未来。说起益西卓嘎,好多人都竖起大拇指,她在努力做好事业发家致富的同时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共同致富。面对群众的赞誉和满屋的奖状,益西卓嘎经常说到:“我们还要不断超越、不断突破,把我们的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如今,在乃东和周边县区,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以益西卓嘎为榜样,踏上致富之路,创造美好生活。记者:范生云
责任编辑:巴桑卓嘎
值班总编:伍小龙
投稿邮箱:snbxw@sina.com
“微山南官方”往期精选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微山南官方